第一、看搜索返回結果。
一般情況下,搜索引擎返回結果數(shù)量和關鍵詞競爭度對照如下:
?。?)搜索結果少于50萬:屬于竟爭較小的;輕易可做到首頁
?。?)搜索結果50-100萬:屬于中等偏小的;
(3)搜索結果100-300萬:屬于中等的;
(4)搜索結果300-500萬:屬于中等偏上的;需投入不少時間精力可以排上去
?。?)搜索結果500萬以上:屬于高難度詞。
比如:“鄭州網站優(yōu)化”這個關鍵詞谷歌返回結果為393W,“網站優(yōu)化”這個關鍵詞返回結果為6790W,初步認為“網站優(yōu)化”關鍵詞競爭強度要大于“鄭州網站優(yōu)化”。
這里有個其中一個技巧推薦大家:就是根據網頁標題含目標關鍵字的網頁數(shù)量來判定關鍵詞競爭強度,返回結果越多則強度越大。查詢語法:【intitle:目標關鍵字】。比如,【intitle:鄭州網站優(yōu)化】的百度返回結果數(shù)量是7W,谷歌返回32W,而直接使用關鍵字搜索得出的數(shù)量相差就遠了,谷歌返回1420萬,百度301萬。當然,實際應用中,我們可能會發(fā)現(xiàn)也存在大量的搜索結果與競爭度不一致的情形。例如“鄭州網站制作”百度返回結果239W,“北京網站制作公司”百度返回結果為88W。這種情況下,從SERP數(shù)量上來看就不太靠譜了,返回結果數(shù)量有很大的水分存在。這時候需要借助其他的分析條件來進行綜合評定。
第二:看關鍵詞搜索次數(shù)。
比較經典的工具就是百度指數(shù),這個數(shù)值反應了這個關鍵詞的用戶搜索頻繁度,日搜索量越大,說明該詞商業(yè)度越高,給客戶帶來的效果越好,自然該詞也會是眾多商家爭奪的目標,因此競爭難度也會越大。
我們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數(shù)值范圍(以百度指數(shù)為參考依據):
?。?)搜索次數(shù)少于100:屬于競爭較小的;
?。?)搜索次數(shù)100-300:屬于中等偏小的;
?。?)搜索次數(shù)300-500:屬于中等的;
(4)搜索次數(shù)500-1000:屬于中等偏上的;
?。?)搜索次數(shù)1000以上:屬于高難度詞。
同時,建議大家多關注百度和google的相關搜索,這個相關搜索的排名是根據搜索次數(shù)和相關度來排序的。也就是說,排在前面的關鍵詞,是與該詞相對來說最相關的詞,這個詞的搜索次數(shù)也是居于首位的。這個順序在以前的更多搜索可以看到,現(xiàn)在百度早已取消此功能。如果需要查詢相關搜索的詞,推薦追詞網相關工具。
其實到現(xiàn)在來看相關搜索出現(xiàn)的2個必要條件:1是相關,2是搜索。這點是不變的。
比如我們在百度搜索:北京網站建設公司,我們會看到出現(xiàn)在前面2位的搜索詞分別為:“北京網站建設公司”,“北京網站設計公司”,排在最后一個詞是“北京網站建設”。前面的當然是與搜索詞最相關的詞,而最后一個詞,是百度根據關鍵詞語義來匹配的一個詞。這2個詞是我這2天刷出來的,怎么刷?方法就是制造與搜索詞相關的文章和關鍵詞,制造該關鍵詞的搜索次數(shù)。搜索的人多,這個相關搜索也就會出現(xiàn)。這也就是很多刷相關搜索軟件的原理之一。
第三:看關鍵詞結果頁面是否有大站,名站,百度產品站。
舉個例子,如果某個關鍵詞排在搜索引擎首頁的前幾個站全是新浪,百度,QQ,TOM等大站,或者是行業(yè)名站,或者是百度知道,百度圖片站,百度新聞等站,說明這個詞競爭也是不小的,需要花很大精力來維護。如門戶站的一些獨立頻道,alibaba,hc360,58,中國化工網等等,如果前面有很多大站,權重高的站在前面,即時他是個二級域名,三級域名,目錄頁,你去推廣的話,阻力也非常大。因為這些站權重高,在搜索引擎中的人品值非常好,初期小站實在難以超越。
第四:看競爭對手的網站結構與內部優(yōu)化。
主要觀察的地方為以下幾點:
1:該關鍵詞著陸頁面是獨立域名,還是二級域名?是頻道和欄目,還是單獨的內容頁?如果該關鍵詞排在第一頁均為內容頁,那么我們利用專題,欄目,頻道頁來優(yōu)化則可能很輕松超越對手。
2:title、keywords、Description標簽及其他:title是否放了目標關鍵字?目標關鍵字是不是放在前面?title格式是否合理?keywords有沒有優(yōu)化過度?每張網頁有沒有不同的描述?
網站結構層次及其他:最多通過幾次點擊可以達到任何一張內容頁?網站導航做的好不好?包括一級導航條、面包屑型導航。
有網站地圖嗎?包括html格式和xml格式的。
圖片有優(yōu)化嗎?包括圖片大小,alt屬性,如果是高手優(yōu)化過的,為配合alt屬性里的關鍵字,還會在圖片周圍放上目標關鍵字。
該站是否有優(yōu)化痕跡,頭部和底部是否有關鍵詞加粗,關鍵詞連接,關鍵詞導航等常見手法?這些指標都可以給我們一個參考。
第五:看競爭對手是否進行PPC付費推廣。
在搜索引擎里搜索該關鍵詞,谷歌看贊助商,百度看推廣。然后看看首頁有多少競價排名推廣。
如果是百度首頁的快照顯示“推廣”超過十個,說明這個詞商業(yè)價值非常大。而跟在這10個競價排名后面估計也有不少的推廣高手也會參與競爭,那么這個詞推廣難度也就大了。
第六:看競爭對手網站外鏈與收錄情況。
運用搜索引擎link查看競爭對手網站的外部鏈接,了解網頁鏈接數(shù)量和質量,運用工具查看網頁的Pagerank。運用site查看競爭對手網站的收錄情況。同時可以觀察競爭對手的網站快照是否更新即時,當天收錄多少頁面等。如對方外鏈數(shù)較多,PR值比較高,收錄頁面多,快照更新比較快,則說明該站權重較高,關鍵詞競爭度較大。以上數(shù)據我們可以匯總到一個excel表格中,從而方便對比多個競爭對手的網站情況。。
網站收錄數(shù)量是衡量一個網站很重要的指標,很多行業(yè)門戶站,他們都比較關注網站收錄在本月到了一個什么級別,下月希望到什么級別,都有一個詳細的規(guī)劃。有此目標,再結合網站的關鍵詞庫,配合以不同形式發(fā)布出去,逐步增加收錄。不管大站小站,我覺得想辦法提供優(yōu)質內容,想辦法提高收錄量,一定會給你的網站錦上添花!
這個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數(shù)值范圍:
?。?)竟價排名站點0個:屬于競爭較小的;
?。?)竟價排名站點1-3個:屬于中等偏小的;
?。?)竟價排名站點3-6:屬于中等的;
(4)竟價排名站點6-10:屬于中等偏上的;
(5)竟價排名站點10個以上:屬于高難度詞。
第七:看第一頁競爭對手實力。
由于大多數(shù)Seoer承諾的排名位置是自然排名前10名,所以第一頁的站點也就是我們最為直接的競爭對手。
這個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數(shù)值范圍:
?。?)第一頁競爭對手都是普通網站(中小型企業(yè)站)的內頁:屬于競爭較小的;
?。?)第一頁競爭對手普通網站主頁不超過5個:屬于中等偏小的;
?。?)第一頁競爭對手都是普通網站的主頁或只有1-2個高質量站主頁或目錄頁:屬于中等的;
?。?)第一頁競爭對手有3-7個高質量站(行業(yè)站、GOV站、門戶站)主頁或目錄頁:屬于中等偏上的;
(5)第一頁競爭對手有7-10個高質量站主頁或目錄頁:屬于高難度詞。
第八:看搜索結果中的域名級競爭對手數(shù)量。
這個數(shù)值反應了競爭站點的整體實力,搜索結果中出現(xiàn)的域名級競爭對手數(shù)量越多,說明優(yōu)化這個詞的竟爭站點越多,那樣優(yōu)化難度也就越大。Kyw在SEO中的田忌賽馬中非常好的闡述了這個問題,有興趣可以百度一下。衡量這個數(shù)值只需要從第一個域名級競爭站點開始計算,直到可以看到的最后一個。這個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數(shù)值范圍:
?。?)搜索結果中無域名級競爭對手:屬于競爭較小的;
?。?)搜索結果中域名級競爭對手10-30個:屬于中等偏小的;
?。?)搜索結果中域名級競爭對手30-60個:屬于中等的;
(4)搜索結果中域名級競爭對手60-100個:屬于中等偏上的;
?。?)搜索結果中域名級競爭對手100個以上:屬于高難度詞。
第九:看關鍵字流行度。
這里和此前的搜索次數(shù)范疇有一定重合,但是2者不太一樣,所以也單獨列出說明。
在分析關鍵字時,流行度和競爭度是很重要的兩個概念。流行度越大往往說明競爭度也越大。關鍵字流行度是用來評估關鍵字吸引力的,簡單講就是目標用戶用來查找你的站點使用最多的關鍵字是什么。你可能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,但有時候用戶的搜索習慣確又讓你摸不著頭腦。
推薦工具:百度指數(shù)和Google關鍵字工具可以更好的幫助你來做出一個初步的分析,它們是有搜索引擎直接提供的在線分析工具,具有相當強的說服力!
第十:看關鍵詞的長度。
越短越難。越長越簡單。比如“優(yōu)化”這個詞很難,但是“北京網站優(yōu)化”這樣的地區(qū)性的詞范圍一下小了很多,難度也大大的下降。當某關鍵詞競爭強大大時,我們其實可以“舍遠求近”,先把能做上去的長尾關鍵詞拿到手,再考慮核心的目標關鍵詞,長尾詞上去,離主詞上去就不遠了。這個也屬于長尾關鍵詞范疇。